◎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儒释道三教的本源本就是一体,也就一个字“道”,如果从为人,做事,教育的角度来讲,更是如出一脉。只要我们放开宗教派别思想,用我们大中华的思想去体会,就能深明其中的奥妙。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讲究的就是海纳百川,只要纵览中国历史,细品文化历史的变迁史,不难发现,中国汉文化强调的就是包容,接纳,当然不是全盘照搬,而是去粗取精式地吸收,太远的咱们不说,我们熟知,东西晋交接时期的十六国,南北朝时期,包括盛唐,五代十国,元朝,清朝,基本都是少数民族统治汉人,然而他们都被汉文化同化了,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特点。
修身养性: 儒家
1、谄谀我者,吾贼也。 —《荀子·修身》
本意就是那些对我极尽拍马溜须,阿谀奉承的人,都是想从中谋利而害我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听好话,如果确实是对事对景,自己也要时刻清醒。当一个人被胜利的荣誉冲昏头脑的时候,几句迷魂汤就会让你功亏于溃,所以提高警惕,不断自省是做人必须的。
2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论语·宪问》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那就要求我们面对逆境,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坦然面对困难,做到不怨天尤人,只有静心学习提高自我,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
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这是儒家用辩证观点解释做人的准则,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为人如果不如意,身处逆境就要先管好自己,保持做人起码的自尊;如果为人如意,就要心胸宽广,不仅要为自己着想,还要心装祖国,心有社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这也是为人的乐趣。
4、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论语·颜渊》
善于学习思考的人会经常自我反省,那样心中就不会有愧疚,那样就可以身正不怕影子斜,又怎能心生恐惧忧患呢?如果不是这样做人,做了坏事,即使嘴里说着“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其实还是心存忧虑恐惧的。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在团队前进的过程中(包括学习、事业和生活),一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可以做自己的老师;那么就应该虚心向别人学习长处,当然人无完人,对于他们的缺点就可以做我们的警戒例子及时予以改正自身缺点。其实这里告诉我们三点生活常识,一是时时要虚心;二是要善于学习;三是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
6,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公孙丑上》
做人一定要有人格,那么基本的人格是什么呢?起码应该具有怜悯心,羞耻心,礼让心和是非心,如果连这些都不具备的话,那么做人能成功吗?
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论语·里仁》
有远大志向的孩子应该从小立志于好好学习,而不是与别人比吃比穿,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背道而驰,那么这样的孩子是不会有远大理想的,也没有人愿意与这样的人谈论理想。这里的意思不是说现代社会还要求孩子穿旧衣服,而是告诉我们饮食服装等生活习惯等不是培养孩子成才的重点,这些可以洁净、朴素 ,但是理想志向应该是积极向上的。大家琢磨一下《西游记》里面的唐僧师徒,唐僧、悟空和沙僧是不是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的?八戒在离开高老庄时就相当于孩子五六年级的时候,开始注意自己的形象了,虽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不可以此为重,这是对我们的告诫,您看,是不是八戒的志向就一直不稳定?
8、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
——《论语·为政》
对于上面的内容,意思是孔子说他十五岁开始立志好好学,三十岁就学有所成,能够自食其力了,四十岁时的困惑就不多了,五十岁对于人生道理了解得比较透彻,六十岁时能够对于忠逆之言皆能听之,七十岁时就可以对人生问题做到随心所欲,应对自如而不出格。总体意思就是说泰山不是一日累积而成的,高楼大厦也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也就是说经验是要逐步积累形成。大家可以琢磨一下唐僧师徒的取经过程,不就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例证吗?
9、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孟子·告子上》
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一个思维惯性,也是一个习惯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大脑是用来学习,用来思考的,只要勤动脑、勤思考,您就会有收获,就能学到知识。那我们是否应该养成遇问题、遇事情多分析、多思考的好习惯呢?
10、故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一位有远大志向并能走到成功的人,一定在奋斗的过程中经历了种种痛苦磨难,使其心志,身体,言行都经受了考验,让他养成了遇事思考,临危不惧,遇难不慌,坚韧不拔的品质,增加并强化了他的才干和能力。现代的教育也是一样的,没有一位成功人物是一帆风顺的。难道我们的家长朋友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温室大棚里娇嫩的花朵”?难道各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笼中的小鸟”?道理很简单,显然不是!话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确实很难,但是不难你还能成功吗?
11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
———《荀子·修身》
一段路即使再短,如果你不走也不会到达;事情即使小到不能再小,如果你不做也不会成功。这些道理,我们大家谁都知道。但是给我们印象最深,影响我们最大的还是《西游记》,他们师徒的十万八千里路,路遥难多,但是他们一步步走完了,而且师徒们的心智都得到历练变得成熟了。这不就是告诉我们生活哲理了吗?
(来源:家庭顾问课题组/作者:学习DNA创始人温锐学者)
责任编辑:黄埔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