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你来——为家庭顾问代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家文化 > 正文
生活即教育:榜样的力量
2022年9月28日 ⁄ admin ⁄ 评论数 0+ ⁄ 已影响 +

教育过程是一个模仿的过程。

最简单的模仿就是“照着做”。孩子们在家里“照着做”,学会吃饭穿衣、弹琴跳舞以及提笔写字等。孩子在学校“照着做”,学会队列、行礼…乃至循规蹈矩。我们的社会礼仪也多是靠新成员“照着做”而得以传承,当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城市,入乡随俗的最佳途径是模仿他们的装束以及言行举止。

沛西•能(Percy Nunn)说,“模仿和创造的联系对于教育非常重要。新式的教师往往阻止模仿,理由是束缚自我表现。这是一种错误。最有创造性的人们,发现他们自己对于那些沿着相同的自我表现的道路走在他们前面的人来说,仅仅是孜孜不倦的模仿他们而已。”

克勒尔(H.Koller)扩展了模仿的概念,模仿不再仅仅意味着“照着做”,而且还表示“表象”和“表现”。小孩第一次看到大象,一定惊讶于它那一堵墙似的身躯以及又粗又长的鼻子,从此大象的形象被孩子印在心底或者画在纸上,这是将世界转化为表象。任何一个可表象的世界,对我们人类而言,都是和我们内心一致的世界。模仿的区域越大,我们感觉自身力量越强。

有时,孩子们会画出长翅膀的猫,或者编出一段猫和老鼠互相帮助的舞蹈,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自我表达,在表达中,我们模仿了我们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模仿不只是个性创造的第一个阶段,模仿本身就是创造的过程。通过“表象”,人类将外部世界变为内部世界,模仿带来了与外部陌生世界的融合,缓解了人类面对外界的疏远感;通过“表现”,人类创造了外部世界,模仿开发了人们发挥自我的潜能,降低了人类的自我陌生感。洪堡(William von Humboldt)说,“就像一股巨大的力量需要一个物体来释放一样,人们也需要一个外部世界来展现自我。这就可以解释人们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范围和效率的动力所在了。”

一个孩子扭动着自己的双臂扮作风车,同时嘴里又发出相应的响声。通过这种做法,孩子扩展了自己的体验,他明白了风是如何使风车转动的;他感受到了风的某种力量和人类使用自然的能力,从而理解了人类创造性的神奇。与之相类似的是人的成长以及教育,这些也常常借助于模仿的过程而发生。

克里斯托夫(ChristophWulf)说,“模仿不存在目标提前决定结果这种关系,所以模仿的结果不能被提前确定。模仿过程中伴随破碎的意图,在方向和结果还不是很清晰的时候,这些过程已经发生了。”人们模仿杰出人物,人们也只是体验着自己的可能性——并不是说一个人可能像他的偶像那样,但是人们心中的偶像可以感召他们像偶像那样不断发展。在教育中,虽然家长的人格、思维方式对孩子有着持久的影响力,但家长的教育意向和实际教育效果之间也存在着差别。

模仿的本质就是世界和一个人的内部表象世界交互作用,以及其中的能量交换。

模仿可以接近那些还没有形成规则的事物,并与那些无顺序的混乱的事物发生联系。新时代的教育,我们是重复“榜样”——“体会”——“理智”的模仿过程,还是直接将孩子带入“设定好的世界”?从家庭教育即模仿看,我们应该选择前者。

指导建议

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如果你真的爱你的孩子,爱她,就让他模仿你;恨她,就远离她。

当一个人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时候,模仿的活动就远离他,我们在对孩子教育的过程中,即使孩子不懂,但是我们在生活中,不经意的言行已经给了孩子生命的体验性,而这种生命体验性和感受性会不受孩子大脑的控制,在遇到类似的生活实例时,会不自觉地产生你还孩子所带去的生命体验性行为。

  教育就是在我们与孩子沟通过程中,找到教育焦点,参透进去,不断地出现新教育话题。而教育焦点往往就出现在孩子的话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育需要用心,这个心就是用在找教育焦点和参透上。

(来源:家庭顾问课题组/作者:学习DNA创始人温锐学者)

责任编辑:黄埔


家庭顾问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资讯
说说
旗帜
家庭顾问
若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致信邮箱(21307230@qq.com),我们第一时间处理。谢谢支持!
关闭